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永久停产!深耕中国30年的日企被清算退场,曾是国内电池界的巨头
2023-06-01 07:00:35
来源:鲨鱼财经v

5月31日,日本松下蓄电池(沈阳)工厂宣布进入清算解散程序,不再展开经营活动, 并全面停止生产,退出中国市场!

昔日巨头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令人十分唏嘘。消息一出,震惊业内外。并对于该企业停产原因,众说纷纭。 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背后原因是中国企业造成的!”

要知道,“松下蓄电池”是世界500强松下集团子公司,已经在中国深耕30年,不仅曾是国内电池界的龙头企业,甚至在世界上都很出名,远销50多个国家。


(资料图片)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节节败退

1994年,国内电池企业还是毛都没长齐的“雏鸟”时,“松下蓄电池”就已凭借过硬的电池技术迅速站稳中国市场,实现垄断。因其产品性能高、寿命长,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市占率高达30%。

而其母公司松下集团更为出名,早于2000年,就联合其他日企垄断全球93%的电池市场份额。 2008年,摇身一变成为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一举拿下全球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

不得不承认,曾经的日本,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都遥遥领先,居于世界前列。 同期,除了电池,日本0.02毫米的手撕钢、生物抑衰分子等高精尖成果都独步天下,成为我国重点引进的技术。

原以为“母子”公司都能高坐云端之上,但短短十几年内,松下蓄电池迅速跌落。锂电池技术的迅速涌现,使蓄电池竞争力大不如前。

松下蓄电池的工作人员曾透露:“这几年公司业绩下滑厉害,很多订单都被国内其他公司抢了去,很多同事也都转行去锂电池领域了。”

2023年,蓄电池行业前十中,已经没有松下蓄电池,其员工人数直接砍掉6成。 英雄迟暮,如今松下蓄电池完全停产,直接打道回府,略显凄凉的下场不免让人唏嘘。

被中国电池打败?背后真实原因浮出水面

尽管业内人士表示,松下蓄电池的离场与日本的“企业回迁计划”有关。但外界媒体却认为,这些年它在中国少说赚了几十亿,又怎么舍得轻易离开。

或许,国产电池企业的崛起、锂电池等新型电动电池技术的出现, 才是松下无奈离场的根源。

近些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龙头企业不断发展锂电池技术,从寿命、容量、保质期等各方面赶超松下的铅酸电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017年,宁德时代成功取代松下,登上全球电动电池销售量第一的宝座。2022年,已独占全球电动电池装机量的37%。

而除了电池,上文所述的其他领域,中国技术也在步步紧逼, 甚至实现对日本的100%国产替代。

以手撕钢为例,其作为折叠屏手机的核心,在我国科学家经历1000多天的奋斗下,顺利研发出0.015毫米手撕钢技术——这比日本最精尖的0.02毫米还轻薄。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安装后,目前已经拿下市场51%的份额。 业内估计,这将使日本每年遭受至少1.2万亿元损失。

而上述曾被日本长期垄断的“益生好”类抑衰分子,国产替代程度更深。资料显示,其曾被《Cell》等世界顶级期刊临床证实,能够提振生命体细胞活力,延慢老化进程。然而,日本依仗技术优势,将益生好分子剂标出3万元/瓶天价,以图收割我国中老年需求群体。

2021年,我国以TimeShop为代表的港生物科技企,通过生物酶制技术完成国产替代,成功将“益生好”打至数百元“白菜价”,并从日产手中抢回70%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京东)。 与松下电池类似,如今国内京东等主流平台的排行榜上,已少见日产的踪影。

外资企业退场背后,失业人员更值得关注?

2021年,松下终止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组件生产、2022年松下干电池厂也离开中国,转战东南亚。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领域,外资流入同比增长68.9%。这也意味着,松下的退场,只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又一证明而已。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外企的密集退场,直接面临的就是几十万工人的下岗问题。好比松下蓄电池解散时, 哪怕答应给予工人一定的遣散费,但是对于员工再就业的问题,却匆匆撇下。

从某种程度来看,在关注国产技术发展的同时,民生问题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