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目前全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作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何挖掘盐碱地的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用油供给安全。眼下正是夏收季,盐城东台给出了自己的探索答案。
在盐城东台一处盐碱地垦区,这两天,当地200亩油菜新品种正式迎来丰收测产。记者现场获悉,在多方单位协同下,今年,垦区首次引进种植了中国农科院选育的耐盐碱耐密植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在此基础上,聚焦盐城气候和土壤条件,江苏多家农科院所还同步推广实施了机械化联合精量播种、密植抗盐栽培、全营养缓释肥、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克服了盐碱地出苗难、经济产量低、机械化难度大的关键问题,亩均节约人工、农药化肥等投入成本超100元。
种植效果好不好,产量很关键。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采用耐盐耐密高产高油新品种和密植抗盐稳产新技术,东台市盐碱地200亩连片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机收实产达323.87公斤/亩,亩产油量约163.17公斤,比当地油菜平均单产增加59.5%,平均亩产油量增加82.7%,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记录。
在种植优良品种基础上,高效管理技术也是达成高产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农科院油菜研究团队首席、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长江下游育种岗位科学家张洁夫在跟记者分享心得时表示:“因为盐城这边靠海边,风比较大,因此我们通过喷施多效唑、烯效唑来控制油菜的株高,提高它的抗倒性和抗病性。”
除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高产效果,经测量,东台当地种植油菜后土壤盐含量降至约1‰,是周边冬闲区盐含量的50%左右。这也是作物品种改良适应盐碱地种植的成功案例,为“以种适地”盐碱地治理和利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技术处处长汤松告诉记者,盐碱地是很重要的备用资源。传统作法是通过改良盐碱地,来适应农作物品种,这一次主要是通过专家的育种技术,通过品种改良来适应盐碱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具有更加深刻的生态意义。
农情调度显示,在高产高油品种和技术推广带动下,今年全省不断挖掘耕地潜力,油菜籽种植面积快速恢复,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30万亩油菜扩种任务,持续提升了粮油供给保障能力。
关键词: